絎縫被是一種傳統的被子類型,也稱為“絎被”、“縫被”或“繡被”。它的特點是使用絎縫工藝將兩層布料縫在一起,中間填充棉花或其他填充物制成。絎縫被常常被用作傳統婚嫁禮物、重要場合的禮品以及家庭生活中的睡眠用品。絎縫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,是一種源自古代民間的手工藝品
2023-02-22一、不同材質床品清潔保養技巧1、純棉床品,純棉類床品原料天然、使用舒適、吸濕性強、無靜電,但容易起皺,是最常用的一類床品面料。純棉床品耐堿不耐酸,所以不宜與酸性物質接觸,洗滌過程中避免尖銳物體破壞織物,繡花床品要尤其小心。
2022-12-08一、絎縫工藝介紹絎縫,(háng féng)按《辭海》給出的解釋,絎縫是用長針縫制有夾層的紡織物,使里面的棉絮等固定。以被褥為例,被褥一般由胎料和外表的紡織物兩部分組成,胎料又有絮胎和散纖維之分。散纖狀的被褥胎芯結構和形狀不固定,易流動縮團,厚度不均勻。為了使被褥外層紡織物與內芯之間貼緊固定,使被褥厚薄均勻,將外層紡織物與內芯以并排直線或裝飾圖案式地縫合(包括縫編)起來,這種增加美感與實用性的工序,稱為絎縫,經過這種縫紉過的被褥或褥墊,稱為絎縫被、絎縫墊。
2022-12-03一、絎縫繡花工藝,絎縫是指在三層織物(面料、墊料、襯料)上縫制的裝飾性緝線,通常在織物之間裝棉花、海綿等作填料,手工和機器絎縫都能在面料上浮現出凹凸不平的立體圖案。絎縫繡花工藝手法復雜細致,體現出使用者優雅的生活品位,因此被很多世界品牌用來制作床品,服飾,配件等,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行。絎縫繡花工藝是鄉村風格布藝廣為采用的工藝,并已經發展成為鄉村布藝的標志
2022-11-30在酒店布草中,各種各樣的款式和風格的面料會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,其中較普遍的就有貢緞和提花面料,然而常常有人會問提花和印花是一樣的嗎?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兩者的區別
2022-11-26一是操作上有問題,經常把布邊拉長了,這樣的包邊就不會服帖。二是包邊條不合適,有些太軟、太薄的針織布包邊條,并不適合做針織包邊,初學者很難掌握。經過多次的包邊實驗,彈力包邊織帶,更適合初學者做針織包邊
2022-11-15絎縫是一個習慣性的名字,實際上是先縫后縫,在工藝美術中,絎縫繡花是由顏色組成的,單獨的圖案,適合圖案和雙方的連續應用。絎縫是由設計師在形式和顏色上仔細考慮的實用和裝飾性產品。所以,床上的被子、座椅上的靠墊、靠墊、地毯和墻壁上的墻面裝飾都呈現出絎縫刺繡的風格,成為生活的軟包裝。絎縫以其豐富的變化增強了實用性和美感
2022-11-05日常生活中,我們見到頻率較多的絎縫繡花制品一般就是冬季的棉衣、羽絨服了。為什么夏季的服裝很少采用這種絎縫工藝呢?其原因大抵是絎縫工藝復雜,主要是為了保暖而夏季服裝大都輕薄透氣,根本不需要這樣的工藝來“畫蛇添足”由此,我們也可以推斷出,材質較厚的棉麻、羽絨紡織品都比較適用于絎縫工藝
2022-10-30絎繡面料的保暖性能因多種因素而異,以下從其結構、填充材料、制作工藝等方面詳細分析: 1. 結構設計對保暖性的影響 多層結構蓄熱:絎繡面料通常采用多層結構,一般由面料層、填充層和里料層組成。這種多層結構能有效阻擋空氣流通,在各層之間形成相對靜止的空氣層。而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,可減少熱量散失,起到良好的保暖作用。例如常見的冬季絎繡棉被,多層結構使其能長時間保持溫暖,為使用者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。
羽絨服使用絎縫彈力面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: 一、防止填充物移位 1.固定填充物功能 羽絨服的填充物(如鴨絨、鵝絨)非常輕且蓬松。如果沒有良好的固定方式,在穿著和洗滌過程中,填充物很容易聚集成團或移位。絎縫工藝是通過針線將面料和里料縫合在一起,形成一個個小的隔間。這些隔間可以有效地限制填充物的移動,確保鴨絨或鵝絨在羽絨服的各個部位均勻分布。例如,在袖口、領口和下擺等容易活動的部位,絎縫能保證填充物不會因為手臂的擺動、頭部的轉動或者身體的彎曲而堆積到一起,從而維持羽絨服的保暖性能。
絎縫起泡面料除了具備普通絎縫面料的特點外,還有起泡帶來的獨特外觀和性能,具體如下: 1.外觀特點 立體感強:起泡效果使面料表面呈現出凹凸不平的泡泡狀或縐褶狀,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和層次感,相較于普通面料更具視覺沖擊力,能為服裝、家紡等產品增添獨特的裝飾效果,使其更加時尚、美觀。
絎繡面料集合了絎縫與刺繡兩種工藝特點,具備諸多優點: 1.美觀性強 豐富紋理:絎繡工藝能創造出立體感十足的紋理效果。通過將填充棉等夾在面料中間,再用針線進行縫絎,能塑造高低起伏的圖案,配合刺繡勾勒精致細節,遠比普通平面織物更具層次感與視覺沖擊力,不管是花卉、幾何圖形還是抽象圖案,都栩栩如生。